新闻中心
新一轮能源革命、科技革命、数字化革命、产业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孕育兴起。“减碳”让全世界成为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且前景最为看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为了让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绿色清洁能源领域最新热点,了解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前沿研究进展,7月28日上午,杭州科学大讲堂第199讲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科创中心首席科学家、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长杨德仁作题为“太阳能与光伏发电”的科普讲座。130余位科技工作者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感兴趣的公众走进杭州市科技交流馆报告厅,认真聆听了这场科普讲座。
杨德仁院士是著名半导体材料学家、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的研究,包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太阳能光伏硅材料、硅基光电子材料和纳米硅半导体材料。
在讲座过程中,杨院士从中国能源结构和国家“双碳”目标战略引入话题,在对广义太阳能和狭义太阳能进行释疑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太阳能光伏的起源历史、原理构造和产业发展。他从日常生活用的小型电源到航天国防用的独立(离网)电源、再到并网电站、大型电站和综合利用等全方位展示了太阳能光伏应用的场景。
他谈到,太阳能是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资源无限、不分国界、发电成本低廉等一系列优点,过去的15年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光伏产业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和努力,已经在整个产业链上走到了全世界第一的位置——不仅在产量、发电量上,而且在技术上也居世界前列,走在国际前沿。
在他看来,太阳能是无穷无尽的洁净新能源,是人类的能源希望,而太阳能光伏将是世界能源的主要形式,有着光明灿烂的未来,从事这一领域可以让人“终身受益”,从事这一事业将“永远不会失业”。
讲座结束后进入互动环节,台下观众踊跃发言,争先恐后地向杨院士提出疑问。针对太阳能电池的后续维护、材料回收利用,以及我国油气能源依赖进口可能存在能源供给短缺的担忧、太阳能电池如何储能等问题,杨院士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科学大讲堂旨在发挥院士专家参与科普事业的引领作用,助力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推动实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两翼齐飞。
此次活动市光伏协会、市可再生能源协会积极融入其中,和科协一起策划讨论,积极组织,发动协会广大会员单位组织了很多年轻人与院士面对面交流,并为杨德仁院士献上鲜花。年轻人的成长靠帮助打开眼界,靠给予广阔发展空间,也靠给予安全感支持内心力量,同样也靠敲打和风雨磨砺……一个好时代,一个好行业,不断向上突破自己,年轻人们未来无限广阔,这次也是协会活动组织的一个创新,让这个活动富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