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应用的新质生产力海南要先行!——“光伏电站设备更新和建筑光伏一体化”主题论坛在海口召开
台风地区的光伏应用项目安全一直是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今年台风“摩羯”肆虐造成海南光伏项目受到重创,于是12月5日,浙江与海南的行业组织携手,共同组织了一场专题研讨会,并围绕同一个主题邀请了不同角色的专家和企业进行交流,这只是起点,接下来大家要一起来推进,让海南先行,通过光伏电站的设备更新和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推进,让光伏应用的新质生产力切实在台风地区开展起来,破解行业困局!今年,台风“摩羯”肆虐,使海南省光伏项目整体上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海南省“三高三强”(高温、高湿、高盐雾和强降水、强雷电、强台风)的气候环境特点,如何在台风地区让光伏电站更安全、可靠和高效?2024年12月5日,“光伏电站设备更新和建筑光伏一体化”专题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本次论坛由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与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和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协办。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秘书长龚婕主持会议。受“摩羯”强台风影响,海南省光伏项目遭受程度不同的破坏和影响,其中东北部区域最为严重,特别是“摩羯”台风登陆的文昌及直接穿过的海口市域内,整体损失极为严重,项目损失主要表现为光伏组件脱落、扭曲、碎裂;支架弯曲、变形;组件基础倾覆;升压站围墙倒塌、设备破损等。还有一批2013年左右的老旧电站,组件出现发电效率低,故障率高等情况,需要寻求有效的方法进行改造升级,提高电站发电效率。为此,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来自产品与系统检测、标准与实证、保险以及行业协会的专家,以及产品与解决方案、项目设计、项目建设等各领域专家共聚一堂。这一专题研讨会主要有三大目标:(1)分享与分析台风导致屋顶光伏项目严重受损的主要问题及原因、(2)分享与分析利用高安全性的屋顶BIPV等技术进行项目技改和新模式建设的可行性,以及(3)研讨保险、银行与标准、认证相结合的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模式。相应地,整场活动的报告分享分三个篇章展开。————— 问 题 研 讨 篇 —————首先,广东永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学文从电站检测与评估服务角度,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台风大数据,并结合公司实际项目检测与评估中发现的常见问题,给出了光伏电站应对台风的措施与建议:光伏电站的抗风性能涉及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建议在光伏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从电站的选址、设计、采购、安装及运维等全过程各个环节中采取有效措施,并在后期长达25年及以上的运维环节中根据电站的具体情况,建立周期性检测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确保其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恶劣气候条件,提升整体收益。中国电建集团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秋銮介绍说,本次“摩羯”台风导致的组件及支架受损造成的项目损失最大,光伏组件直接损失占光伏直接损失的72.9%,支架直接损失占光伏直接损失的13.8%,其他设备及附属设施直接损失占光伏直接损失的13.3%。陈总随后分享了对于光伏项目受灾后的七点思考。她提出,要提升项目建设标准、优化支架连接方式、提高组件强度、提高支架强度、提高施工质量和巡检要求、利用模拟仿真进行科研对比以及科学项目选址。她特别强调,台风频发区域光伏项目建设应在满足项目收益率要求、不影响建筑强度和功能性的情况下,适当提升项目建设标准,并选择适合的支架类型和材料,并进行优化,增强整体的系统强度。她倡导要编制海南省光伏项目防风技术导则,推动海南省沿海地区光伏项目防风技术发展。————— 解 决 方 案 篇 —————海南海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王学旭分享了海南早期老旧电站的八类共性问题:设备老旧、系统效率低、报表与自动化程度低、缺乏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手段、缺少有效检测设备、运维流程不规范、缺少精细化管理体系、长期受台风影响。并针对技改问题提出了“利用智能平台分析、机器替人、诊断预警等手段,生成不同维度的电站生产、运营等数据,为老旧电站制定科学的改造提升策略”的改造方式,强调以数智化技术赋能光伏电站,使其最大程度地持续发挥效能。之后,南京能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毅提出一个问题:实验室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满足17级抗风要求,光伏电站为何频发风灾损失?投资经济性必须建立在安全性的基础上!他随后分析了光伏电站强风危害与损失成因,并分享了要具有超强抗风能力,从基础、支架、组件到边框与构造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要点,郑总最后分享了超强抗风太极系统。杭州鸿晟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陈立则从技改角度进行了专业分享。他提出,针对受损严重或老旧电站的技改设计,需深度融合原设计与现场实况,精心实施项目再设计。此过程应力求将电站损失降至最低,确保电气接入畅通无阻,结构安装坚如磐石,加速电站复产步伐。此外陈总也分享说,电站技改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也非常重要,并提出了自己对于新的商业合作模式的思考,如(1)免费技改升级老旧电站,增容部分出让股权,或(2)免费修复受损电站,代运营运维合作分成等。江苏恒龙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兆祥则以“完善电站评估系统和流程,提高电站运行效率和安全”为题,从光伏电站的技改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细致分享了影响既有光伏项目的效率方面和安全方面的主要几类要素,以及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他还特别分享了光伏与屋面性能的相互影响,以及若干BIPV实施案例,以及在海南省等对抗风要求较高的光伏电站进行项目评估的技术要点。————— 模 式 创 新 篇 —————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赵永红结合促进光伏应用项目高质量发展的浙江做法,分享了自己对于促进台风地区光伏项目的市场化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思考。她提出,标准化是光伏行业市场化、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基石。而如何能够真正地标准化?如何让标准真正为人所知,为人所学,为人所用?如何让如此大的台风损失不再上演?如何持续地让市场化规模化的光伏应用市场产生高质量项目,而非陷入低价恶性竞争?要形成市场化的、可长期有效的行业高质量促进机制,她呼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力量,一起探索以保险为抓手,打通标准认证、融资服务、法律监管等多方力量,各方凝心聚力,共同破解台风地区光伏项目风险大、参保难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保险作用,为海南光伏行业保驾护航?中怡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张秦铭博士介绍了光伏电站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不同阶段对应的主要保险和光伏电站损失原因分析,并分享了台风“摩羯”对海南光伏行业的影响。受“摩羯”台风影响,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对于对海南地区光伏项目承保更为谨慎。随后,张博士提出了细化相关标准、开展机制创新与产品创新等多项思考。国检集团国家太阳能光伏(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海南省设有光伏户外实证基地,基地负责人胡晓阳介绍了光伏户外实证并分享了台风地区的不同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的实证数据,他说,这次台风“摩羯”对于海南省光伏项目在组件设计和选型、光伏系统和实证都有很多启示,建议通过现场实证来积累相关经验和数据,以促进光伏系统在台风地区的安全长期正常运行!此次专题研讨会搭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交流平台,汇聚了光伏应用领域内的关键角色。浙江和海南同属台风省份,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与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商,将联合成立“海南省光伏安全合规提质增效专题工作组”,集各方之力共同完成以下任务:1. 通过专题研究梳理海南岛内的光伏电站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 基于试验数据和实际案例,筛选出适合海南的优秀光伏应用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3. 探索建立“保险+标准化”的市场化高质量推进机制。一起来创造光伏应用“新质生产力”的海南模式!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志同道合者参与进来,特别是(1)针对海南气候环境特点的高安全可靠性光伏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商,(2)富有台风地区光伏项目经验并有志于促进标准化数字化水平的光伏设计院、总包和施工单位、检测研究机构,以及(3)深受台风影响的光伏项目投融资机构、保险机构等三大类单位。如您有意愿参与到“海南省光伏安全合规提质增效专题工作组”中,请填写《成员登记表》后联系:海南协会龚婕副秘书长 13907677776,杭州光伏协会王陈朴 13071896951。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海南省光伏安全合规提质增效专题工作组》 课题组成员登记表。